春分节气的五大习俗

时间:2023-03-22 17:26:06 由 kennybb 分享

春分节气的五大习俗介绍

春分,天气的变化很明显,整体来看它在春天中排名第四个节气,这一天过后,白昼就慢慢拉长,夜晚逐渐缩短,直到秋分再次昼夜相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节气的五大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分节气的五大习俗

春分的五大习俗

春分的习俗1、立春蛋

据说,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祈求好运的传统。

想成功“竖蛋”,可以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尝试把它在平面桌子上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有人解释,这跟“春分”地球地轴呈66.5度倾斜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据说立稳的鸡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可保持十几天不倒。

春分的习俗2、吃春菜

在岭南的一些地区,春分之日还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们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民间还有一则顺口溜对此记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分到来之际。面对万物萌发,人们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了。

春分的习俗3、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民间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的习俗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的习俗5、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太阳)。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北京现在的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神(古称“大明之神”)的地方。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起四百多年,先后有天启,崇祯,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位皇帝到日坛亲祀。清道光23年(1843年)后“祭日”活动逐渐消亡,至今已中断160多年。

春分有哪些风俗习惯

1、祭日

春分作为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是节气,也是祭日,有一系列的祭祀庆典。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我国部分地区有扫墓祭祖的习俗,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2、吃春菜,喝春汤

自古“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指的是一种野苋菜,又被称为“马齿苋”。“春分”那天,人们到田野中采摘春菜,回家“滚汤”,名曰“春汤”。有谚云:“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这个习俗反映了人们最朴实的愿望。

3、竖蛋

每年春分那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原来,在春/秋分时,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春分

4、放风筝

放风筝是踏青的保留节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5、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6、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吃哪些传统食物

1、吃驴打滚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有吃驴打滚(也叫豆面糕)的习俗,以求避邪祈福。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将面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擀成片,然后抹上红豆沙馅卷起来,切成小块食用。

2、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有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嫩绿的、细棵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的春碧蒿。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吃起来汤鲜味美,还有特别的寓意,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吃春菜、喝春汤有祈求家宅安宁、身强力壮的意思。

3、吃萝卜

扬州人还有春分吃萝卜或萝卜丝馅的包子、春卷的风俗。这时吃萝卜不但能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春季养生保健的各种蔬菜中,效果最好的当属萝卜。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理气、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热生津,煮熟偏于行气消食,春季食用,可用来防治痰多咳嗽、咽痛、伤食腹胀、便秘等病状。现代医学认为,萝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纤维素也可促进排便,利于减肥。如果想利用萝卜来排毒,可以选择生食,打成汁或凉拌、腌渍均可。

4、吃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寓意“太阳高”。不但“太阳糕”的寓意美好,而且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太阳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金鸡)发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金鸟圆光”代表太阳神。太阳糕每五块为一碗,顶端还插有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鸡,十分喜气。

春分天文现象

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天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故春分也称升分。

而在南北两极,春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北半球各地从冬至开始白昼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昼才比黑夜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昼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白昼才比黑夜短。

原因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随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越来越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北半球开始白昼长于黑夜。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随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越来越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开始白昼短于黑夜。

春分上坟讲究事项

1、忌讳清明后上坟。农村风俗,从春分到清明节令之间是上坟的时间,但禁忌清明节令后上坟,因为清明过后,祖辈墓门会在清明节那天关闭,后人送再多的东西也无法受用。

2、忌讳早晨和黄昏后上坟。农村里有讲究,清明上坟最佳时间要选择在午后到太阳落山之前上坟,因为这段时间的阳气旺盛,其它时间上坟阴气重不利于后人,禁忌上午和黄昏后上坟。

3、忌讳坟头有枝叶杂草。农村俗语说,清明时节添新坟,有后坟头飘纸钱,无后坟头草长清。清明节要为祖坟添置新土,清楚枝叶杂草,特别是有树枝长出的坟头一定要铲除,否则树根缠棺后人必有疾患。

4、忌讳坟茔鼠蚁之穴。农村习俗,清明添坟时候要清除填平鼠蚁之穴,有塌陷的地方也要修整完好,否则会危及后代子孙家业根基。

5、添坟取土禁忌。农村里清明添坟取土有很多禁忌,禁忌取太岁方位土,太岁方位是流年地支所指方位,不取与流年相冲方位土,不取碑前墓后方位土,不取西北方位土,否则会引起对上苍和先人的不敬。

6、忌讳年老,体弱,病重,孩童上坟。农村里有讲究,禁忌年老体弱,重病之人和幼童去扫墓,因为这部分人正阳哀弱,会招致阴气上身,属大忌。

春分节气的五大习俗相关文章:

★ 春分节气的民俗宜忌

★ 春分节气民间习俗

★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春分的美好寓意的含义

★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意义

★ 清明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 春分竖蛋是什么原理

★ 春分物候特征有哪些

★ 二十四节气清明的由来

★ 春分是第几个节气

观看视频教程春分节气的五大习俗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